8月15日起,各網約車平臺企業紛紛發布公告,推出降低抽成比例,提升司機權益保障計劃的相關措施,通過公開抽成比例、細化抽成方案、優化抽成分布結構等方式保障司機權益。
近期,多家網約車平臺宣布調低抽成比例。滴滴宣布,在2024年所有訂單平均抽成14%的基礎上,將每筆訂單最高抽成上限降至27%。針對月完成50單及以上的司機,通過“返傭寶”保障月均抽成上限不超過25%,超25%部分次月返還。據了解,滴滴抽成留存的大部分資金會通過補貼反饋司乘,以及用于夯實司機和乘客權益保障、完善安全和體驗等能力建設。
8月15日,T3出行公告稱,抽成比例最高不超過27%,年底前將26%-27%高抽成訂單占比從21%降至17%。月完成50單及以上的司機,流水抽成上限不超過25%,超25%部分自動返還。
8月15日,曹操出行公告稱,即日起,平臺訂單抽成比例上限從22.7%下調至22.5%。
8月17日,高德打車公告稱,聯合不少于80家合作平臺推動抽成上限不超過27%(含信息服務費),司機收入不低于乘客實付的73%。信息服務費上限降至9%,并通過減免傭金等方式降低合作平臺綜合成本2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半個月的7月31日,市場監管總局于發布并施行《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合規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,進一步規范網絡交易平臺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傭金、抽成、會員費、技術服務費、信息服務費、營銷推廣費等收費行為。
天使投資人、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郭濤認為,平臺降低抽成比例對司機與消費者形成雙重正向激勵,在司機端:抽成下調有利于收入穩定;透明化、簡明化賬單和規則,減少誤解,增強獲得感;疊加完單獎、熱區紅包、免傭卡等激勵政策,進一步激活“多勞多得”機制,促進司機接單積極性。在消費者端:平臺為穩定司機收入,也在多舉措擴充打車需求,包括推出包車、寵物出行、六座快車、輕享等細分品類,可以更精準地滿足用戶需求。
郭濤表示,長期看,司機收入改善可提升服務穩定性,縮短應答等待時間,整體優化叫車成功率和服務標準化水平,形成“司機增收-服務提質-用戶留存”的正向循環。
例如滴滴平臺,就通過多項獎勵來激勵司機,2024年所有訂單的平均抽成為14%,其中,抽成留存的大部分資金會通過司乘補貼和各類保障二次分配回去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移動出行分析師陳禮騰認為,網約車平臺主動優化抽成機制與司機權益保障方案,展現出積極正向的行業態勢。在司機權益層面,頭部平臺在原有公開透明的基礎上,降低司機理解抽成的門檻,減少謠言和誤解,可以穩定司機群體心智,促進行業清朗、健康。這種轉變推動行業生態優化,頭部平臺示范效應促使中小平臺跟進調整,加速向服務品質競爭的轉型,監管部門明碼標價要求與市場自發革新形成合力,有效降低灰色運營風險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《2024年度中國移動出行市場數據報告》顯示,2024年網約車市場規模約為3883億元,同比增長8.19%;2024年網約車用戶規模為5.39億人,同比增長2.08%。平臺層面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全國共有389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。
陳禮騰表示,隨著網約車玩家不斷增多,需求端增長不明顯的背景下,網約車行業普遍存在“供大于求”的現象,司機面臨收入下降的挑戰,也成為困擾平臺的難題。網約車平臺在調整抽成比例的同時,也在不斷優化司機收入結構,通過獎勵、補貼、保底等多種方式提升司機收入穩定性。
陳禮騰表示,收入結構優化已成為平臺保障司機權益的重要手段,直接關系到司機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認同感。值得注意的是,抽成不代表利潤,抽成的比例上限也并非平均水平。抽成留存的部分資金會用于補貼司乘,完善安全和體驗等能力建設。而比例的動態變化反映的是平臺通過司乘補貼調節供需的結果,目的是最大程度促成訂單匹配,既要鼓勵乘客消費,又要保障司機收入。數據顯示,2024年滴滴所有訂單平均抽成為14%。
陳禮騰認為,網約車平臺權益保障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要政策引導、平臺創新、司機參與和公眾監督的協同推進。政府監管部門持續完善政策體系,推動行業規范化、透明化發展;平臺企業應將權益保障作為核心競爭力,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提升司機收入和工作體驗;司機群體應積極參與平臺治理,合理表達自身訴求;公眾則應關注司機權益,形成社會監督合力。只有各方形成合力,才能推動網約車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,讓司機這一龐大群體獲得應有的尊重和保障。
?。?)動態平衡利益分配:建立基于供需峰谷的價格和補貼模型,繁忙時段主動讓利,閑時適度回調,通過科學平衡,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。
?。?)完善風險兜底機制:平臺應根據出行行業供需規律、新就業群體的特點和需求,銜接政策要求,探索各類兜底機制,增加保障的廣度和深度。
?。?)構建司乘公平性體系:平臺應堅持同時服務司乘雙方的立場,注重公平性,治理乘客惡意投訴的亂象,通過服務分分級制度,讓優質司機獲得派單優先級,實現多勞多得、優勞優得。
?。?)強化協商議事機制:定期組織業務開放活動,或司機代表議事會議,將平臺重要運營策略和規則制定等事項,向司機和各界代表開放,傾聽意見,持續改進優化。從平臺的“單向服務”走向“雙向共建”,如滴滴定期召開的“滴滴司機開放日”,就是一個公開、透明的好案例。
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,長期關注移動出行,我們重點報道和研究的公司有:1、網約車:滴滴出行、曹操出行、T3出行、花小豬出行、享道出行、陽光出行、萬順叫車、首汽約車、嘀嗒出行、神州專車、斑馬快跑、幫邦行、飛嘀打車、量子出行等;2、Robotaxi:小馬智行、文遠知行、蘿卜快跑、如祺出行等;3、聚合平臺:高德打車、百度打車、騰訊出行、美團打車等;4、租車:一嗨租車、神州租車、悟空租車、華夏出行、GoFun出行等;5、共享(電)單車:青桔單車、美團單車、哈啰出行、松果出行等;6、停車平臺:ETCP停車、愛泊車等;7、代駕平臺:e代駕、愛代駕、安師傅代駕等;8、在線旅游:攜程、同程旅行、馬蜂窩、美團旅行、去哪兒、飛豬、途牛、窮游網、客路旅行、在途商旅、貓途鷹、KKday、皇包車、稀飯旅行、航旅縱橫、眾信旅游等;9、民宿短租:途家民宿、木鳥民宿、小豬民宿等。
網經社移動出行臺是專業移動出行門戶,重點關注在線旅游、酒店民宿、網約車、共享單車、共享汽車、順風車、代駕、等業態。提供媒體發布、報告榜單、融資、會員等。AC米蘭官網